学龄前儿童 - 问题行为的成因
本文出处:
●Russell A. Barkley (1997). Defiant Children: A Clinician’s Manual for Assessment and Parent Training.
本文希望能提供给家长及幼教工作者(包括幼儿园及早教中心老师)达到下面的两个目的:
一、增加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成因的认识。
二、尽早辨识幼儿的问题行为,并且寻求适当的途径,进行早期的评估及早期的治疗。
常见的问题行为:
调查发现,孩子最常见的问题行为包括:
□无法安坐 □情绪不稳定 □不听话 □乱发脾气 □难以管教 □扔/摔东西 □不守规矩 □撞头 □注意力不集中 □整天哭 □不写作业 □整天粘着大人 □爱顶嘴□为小事而闹情绪 □做错事不肯认错 □容易受惊 □不会用语言来表达 □夜晚难以入睡 □不会与其他孩子玩 □睡得不安稳 □打人、踢人、咬人、打架、推人 □不肯吃饭 □偏食□骚扰其他人玩耍或活动 □吸吮手指 □不服输 □玩弄性器官 □尖叫 □尿湿裤子 □讲脏话 □吐口水 □说谎 □咬东西 □满地打滚
(注:如果您的孩子有上述行为,可以在方框内打√作为参考)
孩子有问题吗?
每一个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上述任何一项或多项行为,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时,是否表示一定有问题呢?答案是“不一定”。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的行为是有问题的呢?
有问题的行为可能是单一的行为,也可能是同时发生的一连串行为。在同一个孩子身上,同时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行为。同一种行为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发生时,可能是由不同的因素造成的。同一种行为出现在同一个孩子身上,但在不同的场合及不同的时间,也可能是有不同的成因。
考虑行为是否有问题的因素:
发生行为的
次数(例如时常不服从大人的指导或时常做出攻击性的行为)
强度(例如高强度尖叫、撞头或哭闹)
数目(例如同时有数个问题行为发生,包括发脾气,坐不住、不听指示打人)
长短(例如哭闹长达 2 个小时之久)
怪异/偏差(例如 6 岁的孩子仍要大人喂食,不符合发展年龄,或在车厢内跑来跑去,不符合社会常规)
下列的指标可作为判断的依据:
1、该行为重覆发生或强度过强,或持续一段时间,大人用平常的管教方法无法制止,因而增加照顾者的管教压力及情绪困扰。(举例来说,孩子撞头的次数及发脾气的强度令父母毫无办法应付。)
2、该行为不符合同年龄孩子的能力要求或社交场合要求。(对六岁以下的孩子,以考虑孩子发展能力为主。例如,一个二岁半的孩子,要求他安稳地坐着不动,并不恰当,他要求起来走动并不是一个问题。)
3、●该项行为影响孩子的学习及阻碍孩子的发展。(例如,孩子惯于用发脾气与大人沟通,而阻碍他发展语言。他花在发脾气的时间太多也太长,而影响他玩耍及学习。)
●该项行为伤害孩子身体健康。(如果孩子的撞头行为,如果太用力,可能会令自己的头部受伤。)
●该项行为伤害他人。(例如以打人及踢人来泄愤。)
符合1、2及3部份中的任何一项,肯定是有问题的问题行为,因此应该找出问题行为的成因,找出适当对策,立即处理,制止该项行为。
问题行为的成因:
对于六岁以下的儿童,需要大人的教导及控制,问题行为的成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
1、孩子的因素 包括:
脾性(气质)特征 生理特征 发展能力
2. 父母的因素 包括:
父母本身的脾性(气质)或性格成熟度 父母的生理特征及健康状态 父母的心理及行为问题 管教孩子的技巧 婚姻及家庭问题 经济及居住问题
3. 亲子互动因素 包括:
互动敌对的亲子互动模式 小霸王型的亲子互动模式
4. 家庭的压力及家庭成员互动因素 包括:
孩子的问题行为的正面功能 父母的情绪压力导致不适当的管教 父母对孩子过份紧张及过高的期望 孩子本身的情绪压力。
上述几点是造成问题行为的主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影响的方向并不是单一方向,每个因素都会交互影响。这种多因素及双向的影响往往使家庭问题及压力双倍增加,而再进一步恶化孩子的情绪及行为。同时当孩子的问题行为恶化也会增加父母对孩子管教的压力,进而增加家庭压力,甚至影响父母的精神健康。
孩子的因素:
脾性(气质)特征、生理特征及发展能力三方面的因素,与问题行为的形成有关。
1-1 脾性(气质)特征
脾性是指孩子与生俱来的行为倾向。容易导致问题行为的脾性包括:
●高运动量
●容易分心,易被环境中其他的事物干扰,无法集中。
●负面的情绪表达,易哭或易怒。
●不易接受环境的改变或生活作息的改变。
●不规律的生活作息,有时白天睡觉,晚上不睡觉,因而折腾大人。
●高强度的情绪反应,例如放声大哭。
●持久力或坚持度大,顽固难驯。例如哭闹达一个小时以上。
上述是一些孩子的比较负面的脾性(气质)特征,它容易令孩子与大人产生对抗性及不服从的行为,甚至攻击性的行为,从而进一步造成亲子互动时的冲突。许多问题行为开始于婴儿阶段,若不及时制止,它会延续到幼儿期、儿童期甚至青少年阶段,而产生严重的行为情绪问题。然而,孩子的脾性又是天生的,不容易改变。这些负面的脾性必须大人慢慢去磨练它们,让孩子逐渐学会另类(相对性)的好行为,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以适应环境。
1-2 生理特征
●孩子的外表特征
●动作协调能力或体能
●身体健康状态
这些特征会影响孩子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及影响他人对孩子的看法。当孩子有先天性的疾病时,例如哮喘,大人往往倾向于过份呵护及顺从他们以避免造成孩子身体的不适。孩子因偶然发现,问题行为可以使他们获得大人的注意或操控大人,孩子便会持续该行为,以达到自己的一些需要。
1-3 发展能力
●语言发展迟缓
●智力迟缓
当孩子有这两种情况时,产生问题行为的机会比同年龄的孩子多。这些能力上的缺陷会影响孩子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情绪控制能力,而影响孩子对父母的服从性。同时也会影响别人对孩子的看法和接受程度。
父母的因素:
孩子年纪越小,身旁大人对他们的影响越大。孩子们的问题行为往往反映父母本身的各种问题。下列是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问题行为的父母特征:
2-1 父母本身的脾性(气质)或性格成熟度
●冲动衝动,不成熟
●注意力不集中
●易怒
2-2 父母的生理特征及健康状态
●先天性生理缺陷或疾病
●身体健康出现问题
2-3 父母的心理及行为问题
●精神健康出现问题 (例如:父亲或母亲患有抑郁症或严重的精神病)
●行为问题 (例如:酗酒、吸毒、睹博、犯法行为……)
2-4 管教孩子的技巧
●没有时间监管/监督孩子的行为
●前后不一致的管教方式。(父母无法坚持管教原则,当孩子发脾气时容易屈服。)
●大人容易发脾气,也容易用发脾气的情绪来管教孩子。(结果,孩子模仿大人的行为,双方一起发火,一起斗气。)
●特别留意坏的行为。(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特别予以注意,用唠叨、责骂或体罚来制止。该行为可能会暂时消失,但过一会儿又出现。)
●对良好的行为视为理所当然,很少给予注意、嘉许或鼓励。
2-5 婚姻及家庭问题
●婚姻关系有问题
●父母因管教孩子不一致,时常发生冲突及口角
●分居
●离婚
2-6 经济及居住问题
●父母双方或一方失业
●经济有困难
●居住环境恶劣(过份拥挤)
上述因素包括大人本身问题及所面对的种种家庭和社会压力。这些均会造成父母的情绪压力,进而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因此,为了预防孩子的问题行为产生或进一步恶化,如果父母有上述的问题应寻求适当的途径,包括前往社区的家庭服务中心及志愿者机构或前往专科医院,寻求协助以解决问题。
亲子互动的因素:
无论怎样,日子总是要过的。当大人有烦恼及情绪压力时,照顾幼小孩子的责任仍是无法推卸的。每天日常生活的大小琐碎事,由起床、梳洗、吃早餐、上学、做作业、洗澡、看电视及上床睡觉等等,孩子与身旁父母(或其他照顾者)有不少的互动机会。在这些过程中,孩子的需要和大人的意愿不一定配合得到,因而往往产生许多磨擦和冲突,叫大人和孩子喘不过气来。许多孩子的问题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便会不知不觉之中发展出来,进一步成型,甚至造成父母的困扰及压力。容易导致问题行为的亲子互动的模式包括下列两种:
1)互相敌对的亲子互动模式
2)小霸王型的亲子互动模式
3-1 互相敌对的亲子互动模式
●不顺从父母的指示及要求,孩子只做他喜欢做的事。
●父母重覆指示,孩子仍然不听指示,令父母挫折感增加而发出威胁性的警告,父母情绪上升,语气加重。
●当孩子不满意父母这种高涨及威迫的态度时,孩子继续不听指示,甚至开始发脾气;孩子的脾气一发不可收拾,大人在无计可施时,只有施以体罚或其他的惩罚来制止孩子发脾气的行为。
●孩子在高压之下唯有就范,但心有不满,过了不多久,这个恶性的互动模式又再发生。
在这些过程中,孩子的不听话,令父母学会用高涨情绪及威胁式的方式来迫使孩子听话;另一方面,孩子也学会用逃避、拖延的方式来对抗父母。渐渐地,这种敌对的关系使父母尽量逃避令自己不舒服的情况。父母会避免要求或命令孩子,甚至减少一起相处的时间。如此一来,进一步减少教导孩子的机会,孩子也因此丧失许多宝贵的学习机会,而影响他的发展。
在这种恶性及敌对的互动过程中,双方均不好受。但是,这种模式为何会继续产生呢?事实上,依学习的理论,孩子的逃避及不听话行为是会因父母的处理手法而得到增强。其理由详述于下:
理由一: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听大人的话,因此听话的孩子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当孩子服从大人的指示时,父母认为理所当然,很少加以注意及讚赏,久而久之服从行为便逐渐减少。
对策:
●当孩子服从大人的指示时应给予注意及赞赏。
●鼓励孩子的服从性行为。
理由二:不听话行为会带来双重的好处,第一种好处是孩子逃避了他们厌恶的活动(例如做功课);第二种好处是孩子可继续做他喜欢的活动。
从父母开始下命令,孩子拖延,到最后服从时,已相隔一段时间(可能半小时或数小时)。这段时间内父母默许孩子的不顺从,例如父母一面叫他做功课,孩子回答“马上马上”,但是继续玩或看电视。孩子成功地拖延了去执行父母的指示,即使只是一分钟或二分钟,来逃避他厌恶的活动而去玩自己喜欢的玩具。逃避厌恶性活动的成功,已可增强孩子这种行为。此外,当孩子不听指示而继续他喜欢的活动,活动带来的欢乐也是另一种收获,因而直接增强了不听话的行为。
对策:
●父母下命令时,留意自己的指示是否合理?指示要简单、具体,孩子容易明白及做得到。
●如果指示是合理的,要孩子立刻执行。不要让孩子有机会赖皮。
●当孩子完成指示时,立即给予嘉许及奖赏。
理由三:孩子发脾气的行为受到特别注意,而使大人忘记原先的要求,孩子因而获得豁免权。
当孩子出现反抗行为,例如用头撞墙而大哭时,心疼的父母立刻去安抚他,父母因专注其发脾气的行为,而忘记原来要求孩子去执行的指示。这样便会鼓励孩子下次不要立刻听指示,一再拖延,二再加上发怒,结果就可以不必去做大人要求的事。
对策:
孩子可以一面发脾气,大人也可以不理会发脾气的行为,心平气和地继续要求孩子去完成指示。大人宜冷静地动手协助,让孩子快快地完成指示,并且立即给予奖励。大人尽可能不要受孩子的情绪影响。如果孩子发脾气强度太大,做不到你的要求,不妨暂时不理会孩子一会儿;待孩子冷静下来,最后温和地但坚定地要孩子完成指示。让孩子体会到即使发脾气,仍然要完成大人的指示,是无法逃避的。
理由四:孩子获得额外的奖品(由于孩子不听话,大人索性帮孩子做)。
当孩子不肯听指示去完成某些工作时,心急的父母忍不住,帮忙孩子去完成工作,例如:帮忙收拾玩具、书包、穿衣或喂食等,这些爱心爆棚的协助,令不听指示或拖延动作的孩子得到意外的收获及奖品。
对策:
不要过度帮助孩子去完成他应做的事,大人宜从旁协助,鼓励孩子自己去完成这些工作。
3-2 小霸王型的亲子互动模式
当孩子要求父母满足某些物质上的需求(例如买玩具)或依赖父母为他完成生活上的某些活动(例如穿衣服)被拒时,孩子用发脾气的行为来表示抗议,甚至想借此行为来控制父母,要父母听他的话。有些孩子甚至不惜用高强度的行为来威胁;例如:躺在地上大吵大闹、踢门、踢人,甚至撞头,或是有些孩子用折磨人的持久力,不停地哭闹,长达一个至两个小时,使人大人招架不住。大人为了息事宁人,唯有屈服,满足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学会利用折磨大人的发脾气行为来要求父母满足他们各种层出不穷的物质欲望及不合理要求。
理由:父母的屈服,无意中增强了孩子高强度及持久性的问题行为。这时孩子发现“只要我不断地吵闹,妈妈就会顺从我”。下次遇到相同的情形,孩子会故技重施,再上演一幕发脾气的闹剧,忙碌而劳累的父母也在无可奈何情况下,再度屈服了。
对策:
●建立你的家规及一套奖励办法,让孩子知道如果要获得他想要的东西,他可以用什么途径获得。
●同时让孩子知道当他发脾气时,你不会满足他的要求。大人要彻底地、一致地执行定下的规矩,不要心太软,也不要与孩子斗气。
●当孩子继续发脾气时,一方面不理会发脾气的行为,另一方面动手协助孩子,鼓励孩子做其他非发脾气的行为。例如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给予孩子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或玩玩具;当孩子服从你的指令时,立即给予奖励或他喜欢的食物。
●当然,大人坚持不屈服于孩子无理取闹的行为是最重要的。
很明显地,这些亲子互动的模式直接地或简接地增加问题行为。如果能够辨别这两种不适当的亲子互动模式;当问题行为发生后,大人率先改变处理手法,一定可以帮助这些孩子减少问题行为。
家庭的压力及家庭成员互动因素
家庭压力包括婚姻不和谐、家庭经济问题或家庭内成员或家庭以外的亲戚之间的相处问题。这些因素不仅影响家庭的情绪气氛及互动关系,更直接地影响父母的情绪。
4-1 孩子的问题行为的正面功能
孩子问题行为的出现对家庭的互动可能有积极的意义及功能,包括:
●当父母吵架时,孩子呈现问题行为,父母不得不暂时停止吵架,专注去处理孩子的行为,如此可能暂时中止婚姻不和可能带来的家庭危机。
●当一个抑郁的母亲在情绪低落时,孩子的问题行为将母亲暂时带离低落的情绪状态。
●孩子的问题行为引起了父亲的注意及关心,使父亲回到家中多关心家人,与母亲一起管教孩子。
由于问题行为的出现可以维系着家庭的正常运作,并且平衡成员之间的互动,而进一步增强问题行为的继续出现。同时,孩子的问题行为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令家庭的问题获得必要的援助。
4-2 父母的情绪压力导致不适当的管教
大人面对家庭内的各种问题所产生的情绪压力,有时令自己无法对孩子做出适当的管教,因而导致孩子许多的问题行为。以下是常见的情况:
●无心甚至是无力的管教,令孩子变得大胆。
当父母的婚姻关系出现问题,例如父亲在外包二奶,令母亲出现抑郁的情绪时;此时,母亲无心甚至无力去管教孩子。当幼小的孩子对母亲有所要求时,母亲为了打发他,索性用比较宽松的方式来满足他,或者当孩子发脾气来威胁父母买东西时,母亲也轻易屈服。即使需要管教孩子的时候,孩子不听话也由得他。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容易变得为所欲为,而出现问题行为的机会也相应增加了。
●联盟式的三角关系及忠心耿耿的孩子
当父母发生冲突时,孩子偏帮母亲对抗父亲,为母亲出气,甚至细心到留意母亲的一举一动,十分呵护她。另同时一方面,孩子对父亲表现不尊敬,带有敌意地用粗鲁的态度和父亲相处,甚至不听父亲的教导。另一方面,当母亲想改变身份,执行“家长”的任务来管教孩子时或对孩子有要求时,孩子习惯以“保护者”的角色来保护母亲,因而抗拒母亲的教导,这时孩子反而变得不听话,令母亲觉得难以管教。
●1 + 1 = 0 的管教方式
当父母双方对孩子管教的方式产生不一致而争吵起来时,父亲不同意母亲的管教方法,母亲也责怪父亲的方式,令孩子无所适从,结果孩子选择不再听双方的教导,他选择自己的一套行为。有时候,孩子会变成墙头草,风往那边吹,就往那边倒。哪那一方对他有利就跟哪一方。例如,父亲出手大方时心就向着父亲;当母亲责骂孩子时,父亲嫌母亲太吵而偏帮孩子时,也令孩子对母亲产生反感。父母双方不一致的管教方式互相抵消了父母的权威及管教力度,不仅令父母的权威丧失,也令孩子更加不听话,难以管教。
●争宠的手段
当哥哥或姐姐的好行为时常获得母亲的称赞,年幼的孩子为了争宠只好用发脾气、不服从或依赖等行为来获得母亲的注意,霸占母亲的视线及时间,令母亲无暇理会其他兄弟姐妹。
4-3 父母对孩子过份紧张及过高的期望
家庭压力也会影响父母对孩子的看法及对孩子的期望。往往父母对另一半产生失望时,或对自己觉得十分失败时,常常将自己的期望寄托在下一代。常见的情况是当家庭出现问题时,父母在挫折及失望之余,将所有希望放在孩子身上。当孩子出现少许问题行为时,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之下,常将孩子的行为用放大镜放大来看,夸大行为的严重性而产生过份及过多的反应。许多焦虑及紧张型的父母,将孩子的正常行为视为有问题,而过度管教及过度处罚。当父母对孩子产生过高及不合实际的期望时,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及自尊,最后孩子本来没问题也真的变成有问题了。因此,父母如能了解自己的压力如何影响对孩子的不合理期望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是这种情况,尽快地,依孩子的能力及年纪来调整自己对孩子的合理期望,并学习适当的管教方式是上策。毕竟,幼小的孩子受父母影响最大,孩子是无辜的。
4-4 孩子本身的情绪压力
家庭压力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而导致孩子的问题行为。孩子是家中的一分子,家中每一件事,孩子年纪虽小,也能观察入微,一目了然。这些问题及压力会引起孩子焦虑、不安甚至不开心。当他们拙于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感受时,有时问题行为是一种表达他们的焦虑和不开心的方式。如果父母能留意这些,找出时间与孩子倾谈分享孩子的压力,给予情绪上的支持及鼓励,有助于减轻孩子的情绪压力,进一步减少问题行为。
上述家庭的压力可以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为了帮助孩子改善问题行为,父母宜先评估及找出家庭压力的源头,并针对这些问题逐一做出改善计划。首先应减少影响他们管教孩子有效性的压力来源,采取适当的行动来舒缓家庭压力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或者寻求适当的机构接受家庭问题评估及寻求途径进行家庭治疗或学习管教子女的技巧。
毫无疑问,唯有大人健康快乐,孩子方能健康地成长。如果大人的情绪压力太大而无法照顾或管教孩子时,父母宜寻求专业机构的协助及适当的专科求医就诊,先处理大人的问题。待大人的情绪获得舒缓,心有余力,再专注管教孩子。
结语
透过上述的介绍,希望父母或孩子的照顾者能够分析孩子问题行为的成因。知己知彼,拟定适当的对策以减少或预防孩子的问题行为。
●尝试了解父母(照顾者)本身的高危特征。能够改变尽量改变,并且尝试预防或减少干扰有效的管教孩子的因素。
●了解孩子本身可促成问题行为的脾性或特征。能够改变的部份,尝试去改变。不能改变的部分,学会接受它,互相配合。
●改变产生问题、或使问题持续及恶化的亲子互动模式,用有效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行为。
●了解孩子的问题行为与家庭互动的关系,寻求适当途径舒缓家庭压力,接受家庭治疗。
每个父母都十分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叫人鼓舞的是现有的研究显示学龄前的儿童出现问题行为时,若能越早治疗,同时父母亦接受训练,学习到正确管教子女的技巧;那么孩子的行为进步幅度会较大,问题行为复发的机会将会减少,若复发时,问题行为的严重程度也会相应降低。所以,透过早教中心及幼儿园老师的协助,及早辨识儿童的问题行为继而转介至处理儿童精神健康的机构是刻不容缓的。
============温馨提示============
欢迎免费订阅,请加公众号:BBCjiaoyu
贝贝聪教育主要业务:卡拉贝贝早教连锁加盟,凤凰艺术学校艺考培训招生,幼教师资及园长培训(IPEI国际认证),父母讲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
微博:@贝贝聪教育
咨询电话:010-62530035
Q  Q:757945   172679725
QQ群:334173684
 
学龄前儿童 - 问题行为的成因
联系方式
报名电话:010-62530035
Q Q:757945 Q Q群:334173684
网址:www.bbcjiaoyu.com
微信公众号:bbcjiaoyu
新浪微博:@贝贝聪教育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贝贝聪教育